往届回顾
“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理论构建研究论坛(2010)”
暨“第四届中国人民大学管理论坛”顺利闭幕
2010年11月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管理世界》杂志联合主办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理论构建研究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人民大学管理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香港浸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海内外50余所院校的40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参与这一年度盛会。2010年11月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管理世界》杂志联合主办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理论构建研究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人民大学管理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香港浸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海内外50余所院校的40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参与这一年度盛会。
业界精英齐聚一堂
主办方代表与与会嘉宾合影
出席论坛的嘉宾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李一军教授,《管理世界》杂志蒋东生副主编、编辑部尚增建主任,《管理学报》执行主编蔡玉麟先生,《南开管理评论》常务副主编程新生教授,《会计研究》编辑部主任刘国强博士,香港浸会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陈洁光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高良谋教授、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副院长董大海教授及中国人民大学各部处领导。此外,论坛有幸邀请了有丰富案例研究经验的Kimberly D. Elsbach、潘善琳(Shan Ling PAN)、Michael Young等教授出席论坛并做报告。
依托案例研究,深度发掘本土企业管理优秀实践、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理论,最终服务于中国管理学者形成对世界知识库的显著贡献,是本论坛的长远目标。为此,本届论坛新增了“理论构建”研究模块,论坛也更名为“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理论构建研究论坛”。同时,本届论坛的主题也定义为“本土理论构建:路径探索”。
论坛开幕式
11月6日上午九点整,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伊志宏教授宣布论坛开幕并致开幕辞。伊志宏教授代表主办方向莅临论坛的嘉宾及领导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她指出,经过四年与《管理世界》杂志的合作、探索与发展,“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理论构建研究论坛”在学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受到了领域内专家的广泛关注和鼎力支持,现已成为国内企业管理案例研究和教学的形象品牌。伊志宏教授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人民大学商学院六十周年院庆的筹备情况,预祝案例论坛圆满召开,并奏响院庆活动的序曲。
主持人伊志宏教授宣布论坛开幕并致开幕辞
作为嘉宾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李一军教授首先对论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与参会代表分享多次参与论坛体会的同时也对论坛提出了希望。他表示,论坛开创了“案例研究”和“本土理论构建”的先河,为领域内学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希望案例论坛能继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汇集更多高质量案例,为本土理论构建提供依据与支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李一军教授致辞
接下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论坛程序委员会委员黄江明做了论文评审和最佳论文评选情况通报。黄江明副院长首先通报了论文的评选流程和收录情况。论坛收到110篇参会稿件,经严格匿名审稿接受48篇,其中研究型案例32篇、理论构建研究论文3篇、教学型案例13篇,最终评选出最佳论文5篇。黄江明副院长还对最佳论文的特点做了概括。他指出,本届论坛最佳论文主要集中在财务、信息管理等方向;跨校合作完成的论文所占比例较高,占60%,团队合作完成的论文的论文占40%。
黄江明副院长做论文评审和最佳论文评选情况通报
来自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企业信息化意识的形成与演化:以S公司为例(陈文波、黄丽华)”和来自南开大学商学院的“基于组织免疫视角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应对机理研究(许晖、纪春礼等)”等五篇论文被评为本届论坛最佳论文。主办方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伊志宏教授和《管理世界》杂志副主编蒋东生先生为获奖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主办方代表为最佳论文获奖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主题报告
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管理学教授Kimberly D. Elsbach应邀为大会做主题报告。Elsbach教授以“案例研究的意义”为题,从案例研究的要素即突出情境的能力、展示过程的能力和揭示关系的能力这三方面入手,结合一些具体的研究实例来阐释案例研究在这三个方面的优势。Elsbach教授的报告为大家诠释了进行案例研究与探索的必要性,以及案例研究对于理论构建的重大意义。
主题报告人Kimberly D. Elsbach教授
专题报告
新加坡国立大学潘善琳教授作了题为“应用管理理论深入研究中国企业特色:以北京首都机场与阿里巴巴案例为例”的专题报告。潘教授指出缺乏现象洞察能力、理论应用能力、写作能力和国际发表经验是中国管理研究面临的四个挑战。加强理论应用能力是提高管理案例研究水平的重中之重。案例研究应将理论的概念嵌入案例故事中,最后脱离案例对理论做出贡献。
专题报告人潘善琳教授
接下来为大会作报告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论坛程序委员会主任毛基业教授。毛基业教授以“案例研究中的理论和情境”为题,强调了理论贡献对于案例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还介绍了理论的基本形式以及理论与情境化的关系并阐述如何通过情境化构建管理理论。最后,作为论坛程序委员会主任、匿名评审人之一,毛基业教授对本届论坛接收的论文作了简要的点评。他说,与往届论文相比,本届论文从规范性、文献继承、数据搜集、结论总结等方面较往年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在数据搜集方法、原始数据的引用等方面还存在提高的空间。
专题报告人毛基业教授
7日上午Elsbach教授以“科研的全周期:案例研究与其他方法的结合”为题,通过丰富的具体实力和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向与会代表展示了应如何将案例研究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以构建、检验、修改理论,从而利用案例研究进行高质量和更具影响力的理论构建。
案例研究专题培训
为提高案例研究与理论构建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潘善琳教授于6日下午为与会代表作了题为“结构-实务-情境方法(SPS) 方法实践:以长春石化公司为例”的案例研究专题培训。报告以长春石化公司的管理实践为话题,让学者们充分了解了结构-实务-情境方法的实践过程,深入浅出地告诉学者应如何走出案例研究缺乏结构性的困境,并通过理论与个案数据的有效结合,顺利地完成案例研究。
主题报告及专题报告互动精彩瞬间
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和案例研究培训紧紧围绕“案例研究”与“理论构建”两大主题,二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得到了充分的论证。
与管理学期刊编辑对话
作为本届论坛的一个亮点,“与管理学期刊编辑对话”于6日晚17:30在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如期举行。《管理世界》杂志蒋东生副主编、《管理学报》执行主编蔡玉麟先生、《会计研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刘国强博士和《南开管理评论》副主编程新生教授四位资深管理学期刊编辑与在座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四位专家分别从一个资深编辑的视角向在座师生讲述了成功向顶级期刊投递稿件需具备的一些关键要素,让与会的老师和学生受益匪浅。他们还就师生们提出的 “期刊论文评审公开性”等问题给出了富有实践指导性的答案,唤起了在场师生的共鸣。
管理学期刊资深编辑与在座师生近距离交流
特邀论文报告
特邀论文报告是本届案例论坛一个创新点,论坛邀请的是香港浸会大学Michael Young博士。Michael Young博士以论文“What do Firms from Transition Economies Want from Strategic Alliance Partners?”为载体,生动形象地向大家展示了案例研究的魅力和技巧。其幽默诙谐的演讲方式更是拉近了与与会代表的距离。
特邀论文报告现场
分论坛及圆桌讨论
分论坛报告和圆桌讨论围绕企业并购、理论构建、营销与战略、创业与创新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等十二大主题展开,为与会嘉宾提供了更深入交流的平台。每个分论坛都有不同学者针对相应主题作学术报告和专业探讨,向同领域专家学者展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自由讨论环节的思想碰撞最为激烈,学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辩论中又有新的收获。
以“营销与战略”分论坛为例,此论坛云集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毛基业教授、黄江明副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飞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许晖教授、大连高级经理学院董大海教授和担任论坛嘉宾的潘善琳教授等众多管理学界佼佼者。大家围绕“知识管理与动态能力的关系”、“如何解决现有研究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的问题”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潘善琳教授总结说到“找不到相应的文献支撑在研究中是很正常的,应该需要从别的学科别的理论中借鉴相关思路,这样文章才会有理论的意义和理论的贡献。”最后大家又对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之间的区别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座专家就每篇报告的论文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虽然只有短短100分钟的时间,但他们的现身说法和独到的见解令在场师生大开眼界,相信他们的真知灼见会给参会者今后的研究实践带来很多启示。
部分分论坛及圆桌讨论现场
11月7日中午,论坛圆满完成各项既定日程,顺利闭幕。众多与会代表反映很有收获,特别在理论应用和本土理论建构方面有了自己的思路,了解了顶级学术期刊对学术论文发表的要求与偏好,在意犹未尽之际,向会议主办方提供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附:部分参加论坛本院教师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