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回顾
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5)顺利闭幕
来源:学科建设与科研办公室 编辑:院宣办 发布:2015-11-17 09:18:45
2015年11月6-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管理世界》杂志联合主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和中山大学陈瑞球亚太案例开发与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5)”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国际会议厅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管理理论构建”为主题,涵盖四场主题报告、三场工作坊、十五场分论坛、十二场圆桌讨论、一场期刊介绍专场等多种形式。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国立台湾大学、诺丁汉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海内外130余所院校的400多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了这一年度盛会。
图14 会场盛况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李一军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李善民教授、《管理世界》编委会副主任蒋东生教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谢康教授、肖静华教授、李新春教授等。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副院长宋华教授,副院长王刊良教授,党委副书记叶康涛副教授,案例中心主任徐京悦副教授等众多师生也出席了论坛。
本届论坛邀请了多位质性研究专家进行主题报告和工作坊,包括国立台湾大学的质性研究专家许玮元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和哥本哈根商学院的李平教授,和复旦大学的卫田博士等。他们结合亲身经历,提供了案例研究的经验、新思路与启发。此外,来自实务界的汇美集团董事长兼CEO方建华先生介绍了汇美集团的发展成长路径,并以供应链创新为主,通过比较传统供应链与C2B供应链的差异,提出当今互联网时代供应链的五大特色。毛基业教授以“本土案例研究的最新进展、趋势与挑战”为题,从回顾本土案例和质性研究的集体进步、明确不足和改进方向;他基于评审本届案例论坛来稿、点评工作坊论文、和评审最佳论文的观察,从研究方法角度做了深度分析和点评。
本届论坛沿袭以往传统,在正式开始前一天的周五下午开设研究型论文工作坊,邀请案例研究领域的专家对部分投稿论文进行深入点评,为参会者提供了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搭建了思想碰撞的平台。此外,“与往届最佳论文作者对话”环节邀请了五位往届最佳论文作者分享案例研究的心得和经历,与会者近距离互动,吸引了大批参会者。肖静华老师提出,要有互联网思维,包括用户思维、迭代思维、合作思维、学习思维、跨界思维,强调了团队中思维碰撞以及对论文及观点不断研讨、修改、推翻、重构的重要性。许晖老师认为,发现问题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重点强调了学会倾听不同的观点以及企业的声音的重要性,要克服习惯性的批判思维并且使自己听的能力强于说的能力;此外,她还提出做案例是个不进则退的过程,因此要坚持下去。莫申江老师则围绕怎么选问题和怎么处理理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以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为例,语言生动有趣。谭凌波老师以自身为例,告诉大家做案例费时费力风险高,因此需要有强烈的兴趣,另外如果有高层及资源的支持会进行得更好。段宏老师认为,要写出好案例,必须有好故事、好理论,对于样本,要寻找共性问题和特性问题。虽然不同的老师是在不同的方面分享经验,但是他们都强调了一点,就是好论文是改出来的。会场上,主持人和听众都积极向几位老师提出自己做案例时遇到的问题,比如怎么找到好点子、入门者要怎么寻求帮助、怎么处理how和why的关系等,几位老师也从不同的角度一一回答了这些问题,现场气氛热烈。
图15 往届最佳论文作者
同时,本届论坛恢复了“期刊介绍专场”,分别介绍了《管理世界》、《管理学季刊》和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首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李新春教授对《管理学季刊》进行介绍。该季刊聚焦工商管理主流领域,旨在为工商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增加一个高水平的发表渠道和交流平台。紧接着,来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的何田老师向与会嘉宾介绍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
随后,《管理世界》编委会副主任蒋东生教授发言,他首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论文撰写过程中出现的三大核心误区:第一是没有对研究进行分类,研究分为学术研究和工作研究,学术研究产出的学术论文旨在通过解决学术问题取得学术进步,让学者获取更多的学术知识;而工作研究是通过工作论文解决现实问题,获取工具性的帮助。第二即研究时采取的导向,包含现实问题导向和研究问题导向。蒋教授特别强调《管理世界》是本研究学术问题的学术期刊,要从学科学术框架中找命题并由其逻辑点延伸解决问题,强调逻辑上的进步,因此对来稿的要求必须符合具有明确学术研究的学术论文;而工作性研究是现实问题导向的,由现实问题引发学术问题,从学术逻辑推导找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第三点是最明显的问题,即误把研究对象当作研究问题,现象是设计,但要返回学术问题,其中得出的计量结论不能作为学术结论。最后,蒋教授提醒在座学者在发表文章前自问四个问题:该文章的学术问题是什么?该问题是否具有学术价值?该文章是否解决了该学术问题?以及该文章能否让同行信服?只有同时符合逻辑规则及学术价值的论文才是优秀的学术论文。
图16 期刊介绍专场
11月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叶康涛副教授向大会通报了本届论坛论文的评审流程、最佳论文和最佳审稿人评选结果。本届论坛共收到194篇参会稿件,最终收录论文集105篇。在此基础上,评选出最佳论文10篇(其中教学型3篇,研究型7篇)、最佳审稿人3位。
来自中山大学的谢康、吴瑶、肖静华、廖雪华的论文“企业互联网转型:如何实现‘凤凰涅槃’—战略风险视角下突破组织惯性的多案例研究”等十篇论文被评为本届论坛的最佳论文,中国人民大学的葛建华、中山大学的吴瑶、内蒙古大学的彭长桂被评为本届论坛的最佳审稿人。蒋东生教授和毛基业教授一起为最佳论文作者和最佳审稿人颁发了奖杯。
图17 颁奖现场
分论坛报告和圆桌讨论围绕战略管理、创业与创新、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及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六大主题展开,为与会代表提供了更深入交流的平台。每个分论坛和圆桌讨论都有不同学者针对相应的论文作报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并和与会者在问答环节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
图18 分论坛会议现场
图 19 圆桌讨论会议现场
11月8日下午,本届论坛圆满完成各项既定日程目标,顺利闭幕。这是论坛创办以来第二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由兄弟院校承办,再次获得热烈反响,参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强烈的学术交流氛围自始至终弥漫在论坛各会场,参会师生相互碰撞学术思想,收获颇丰。他们表达了对下一届论坛的期待,并向论坛主办方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