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工作坊专题】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6)工作坊成功举办
2016-11-18 17:04:31
11月13日上午,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Kathleen M.Eisenhardt教授做了题为“Practical tips for building theory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的工作坊专题报告。她详细介绍了案例研究论文文献回顾的意义与方法、研究问题设置的方法和技巧、研究设计的方法既使用条件、数据收集的方式与要求、理论构建的步骤与方法等内容。
在介绍研究设计的技巧和使用方法时,Eisenhardt教授强调了案例研究在设计时类似于实验设计的事实。她认为案例研究设计的一个主要环节是通过理论抽样对样本进行控制。通过理论抽样的控制可使案例能够聚焦于核心构念和关系。在谈及理论构建时,Eisenhardt教授强调了数据与理论迭代分析的重要性,认为不断的迭代分析是构建“有趣” 理论的重中之重。报告最后呈现了Eisenhardt教授自己对多案例研究的偏好,但她也鼓励研究者采用其他方式的案例研究。
Kathleen M.Eisenhardt
12日下午,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Sam Garg教授以“Case study projects: From building a new theory to developing a new research program”为题,结合自己2016年发表在AMJ上的一篇多案例研究为例,为与会者介绍了如何一步步开展多案例研究,Sam认为通过多案例研究进行理论构建,首先要全面回顾某个具体研究主题(topic)或具体理论的文献。通过文献回顾,研究者能够清楚且系统的了解该主题的已知和未知内容。随后研究者需要确定清晰明确的研究问题、通过理论抽样选择样本、确定数据来源、进入现场收集数据;然后针对数据开展单案例内分析、跨案例分析,最后将新发现与文献进行比较。Sam指出多案例研究的结构包括引言、理论背景、方法、理论框架和讨论五个部分。他强调了在理论框架章节,需要根据每一个发现来组织素材,每个发现提供表格展示数据和证据,针对每个发现撰写正式的命题并给出理论解释,在讨论部分需要给出构建的理论的替代性解释和边界条件。
Sam Garg
13日下午,来自同济大学的许玮元教授做了题为“Case Study Research: Developing Research Questionand The RoleofLiterature”的专题报告。她与大家分享了案例研究过程中如何开发研究问题以及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与规则。她强调,发现研究缺口需要充分的文献回顾予以支持,这是一个长期且大量的工作,需要研究者有条理地列出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理论文献,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这样便于在写作过程中保持一定的逻辑性。文献综述是研究问题、研究贡献等的理论支撑,需要高度相关,因此研究问题、研究结论等的改变意味着整个文献综述逻辑需要随之修改,切忌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脱节。此外,许老师还指出研究问题的确定不宜过大,需要“清晰地聚焦”,避免模糊与边界不清。整个报告过程中许老师以有趣生动的例子作为佐证,阐述了研究选题、文献综述的方法。
许玮元
在并行的工作坊中,来自汕头大学的田广教授带来了题为“中国管理学新路径:探讨工商人类学质性研究方法”的专题报告。田教授以“中国管理学的迷失”开场,指出中国管理学研究存在一些方法上的问题:看重方法而不注重实质、大量采用数学堆积和量化分析、“为了方法而方法”的研究模式,同时建议管理研究的学者应当去伪存真,重拾管理学的真谛。田教授告诫各位学者,决不能错把手段当作目的,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因此定性和定量方法就如同学者的双腿,缺一不可。他指出,质性研究主要的方法有现象学、扎根理论、民族志和关键事件。作为工商人类学的大师,田教授结合自己的人类学学习经历,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及互动,介绍了民族志方法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范式,自己独特的经验方法,并且向有兴趣做民族志研究的学者推荐了参考书目。最后,他介绍了工商人类学这一有趣的学科——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工商管理世界进行研究,使各位听众对于整个学科及其主要研究方法有了总体上的理解。
田广
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李平教授以“案例研究的痛点:本土理论构建的三大要素”为题,向与会者讲授了自身的研究经历和理论思考。李平教授首先提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企业质性研究方法不谋而合。随后,他针对案例研究的三大痛点,即理论视角的困惑、现象存在的形式和因果关系的解读,介绍了如扎根理论方法等常见的案例研究方法,并重点阐述了他首倡的阴阳研究法。此外,他运用中国传统的阴阳思维,结合中国式企业创新和中国式国际并购实践,对相关案例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描述。
李平